典当专区
典当公司成本的“省与不省”
发表时间 : 2014-06-17 浏览 : 99
近来,笔者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业内人士感叹,“太小的生意不愿做,太大的生意又做不了。”言下之意,现在经营典当有时还挺尴尬的。

  当然,从经营的角度去考虑,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典当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高风险带来高利润,如果都是“零碎细微”的业务,既不大符合典当服务中小企业的根本,靠微薄的利润回报来支撑典当行的运转也肯定难以为继;但如果单笔典当金额过于“高大上”,必然会受到相关监管规定的限制而只能“望洋兴叹”。

  那么,既属于规定范围内,利润又可观的那一类业务上哪儿找去?“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是人人都能碰到的,特别是在融资行业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又如此激烈的当下。笔者认为,之所以有从业者会发出上述感慨,成本是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过,经营企业,“单细胞思考”的模式往往容易走进死胡同,有时候换个角度想想,或许事情也不是那么难办。

  仍以成本考虑为例,据笔者了解,不少典当行的经营者通常抱着“赚快钱”的思想。道理很简单:典当本身就是个救急的行当,快进快出资金链条运行会更顺畅。所以,他们一般经营的业务都比较单一,人员也少,租间写字楼就能开张,认为以此便可以有效地控制前期成本。但殊不知,一旦主营的业务外围市场发生变故,或者几笔重要业务风险控制不当,前期成本再节省,维持运转也是枉然。

  还有一种例子也比较极端,店面选址在城市的中心或者繁华地带,装修得富丽堂皇,也不知道是不是经营者认为如此就能显得自家典当行上档次了。然而,业务的种类不多,也没有多少吸引客户的亮点,可不就容易形成生意“高不成低不就”之叹么,更不要说什么打造“品牌”了。

  据说,放眼现在全国的典当业,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左右的依然是主流。对于“家底并不厚实”的典当行来说,控制成本确实至关重要,但如何控制,不仅仅是表面的节省,诀窍在于“覆盖”与“兼顾”。

  比如人力资源成本,有经营者认为,分工越细越好,能体现出企业的专业。但反而言之,这种分流很可能导致人越来越多,企业需要支付庞大的人力成本,员工的收入也可能不尽人意。因此,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个部门能够做到一专多能,兼顾多种产品,实际上更加重要。另一方面,当前的典当行业,具备集融资与消费为一体的功能,业务的相对多元化,能够一定程度地分散风险,所以,典当行不应该盲目地压缩这方面成本。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经营、品牌的打造,前期铺垫十分重要,如果你不能把前期的经营气氛做出来,想持续地看到后效基本不可能。典型的例子,前段时间,各类打车软件砸钱拼市场,初衷也无外乎如此。当然,并非在此鼓励典当行去盲目投入,只是提醒诸位,赚快钱的思路未免过于目光短浅,而成本的“省”与“不省”,着实值得好好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