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专区
新常态经济下,典当业发展何去何从
发表时间 : 2015-02-03 浏览 : 293
在国际大环境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特别是2010年中国经济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当前中国经济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之中。据经济学者分析,这“三期”叠加效应将持续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明显表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经济增速将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并趋于稳定,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将进一步调整,中国经济也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金融行业面临的微观经济环境上观察,其表现为: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经营风险加剧;银行不良率上升,纷纷惜贷、收贷,实体企业融资难加剧;面向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中小企业资金链更加脆弱,长期积累的短贷长投风险集中释放,中小企业倒闭、破产、老板跑路现象将时有发生……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典当行业作为类金融行业,面对经营环境的全面、持续、深刻的变化,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发展战略,梳理经营思路,创新业务模式,让自身模式及时融入“新常态”中,保持典当行业的高标准服务、平民化生存、适时顺势发展。

一、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典当经营面临的困境。

现代典当业务以经营类典当为主,已完全不同于以居民个人消费类典当为主业的传统典当,现代典当业的当户主要是各类企业及经营者,当金主要用于生产经营短期周转。目前,经营类典当业务主要存在两类经营思路:一类,以当物为核心,以当物的足值性和变现能力为抓手来控制风险,开展典当业务,此类业务强调当物的安全性,希望以当物的安全性来实现当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此类业务以房、地产等不动产抵押为主,当户以房地产开发商居多。另一类,以赎当能力为核心,以当期内当户的现金流为抓手,通过对当户资产负债结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以及其他非财务信息的深入分析,以预期当户的还款意愿及其稳定的现金流量作为前提,根据当户资产特点,灵活进行当物组合和典当方案设计,为当户提供柔性化定制和个性化服务。这类业务强调当户资金的流动性,在当户还款意愿保证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当户现金流量保障当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此类业务以股权、债权等财务权利质押为主,当户以中小实体企业居多。

上述两种业务理念和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典当风险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在房地产行业待续增长和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两类业务分别把房地产和中小实体企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开展典当业务,在业务实践上均取得了成功。2007年到2013年的6年时间里,典当企业数量和资本规模均增加近2倍,全年典当金额从441亿元增加至3000多亿元,根据全国典当行业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显示,2014年1-9月,全国典当企业累计发放当金2701亿元,同比增长20.3%。典当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

然而,自2008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的政策环境趋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两种典当业务都受到了冲击,典当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房地产大幅、全面调整,过去大量投资和政策刺激下形成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很多二、三线城市房市量价齐跌,2014年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在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方面,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持平的只有郑州1个城市。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7个,上涨的城市有3个。其中,同比价格下降最大的杭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跌幅达到9.1%。多地出现因楼盘降价导致售楼处被砸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中国房价整体不会崩盘,但存在局部崩盘情况,并且这种局部崩盘情况还会持续在一些房价高、前期开发量大的二、三线城市出现,未来10年,房地产市场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暴利”时代终结。

房地产当物足值性和变现能力下降,单纯靠房地产作为风险防范手段,已不能有效管控典当业务风险,很多以房地产业务为主业的典当企业不得不无奈地转身变为房东、地主。同时,房地产行业内部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房地产行业向规模化迅速发展,市场向万达、万科、华润、保利等巨型开发商以及地方大型开发商集聚,小型开发商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而小型开发商恰恰才是典当的目标客户,因此,面向房地产开发商的典当市场也日渐萎缩。

另一类面向中小实体企业的典当业务,从典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以广大中小实体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以其短期融资需求为市场,通过夯实内功、为中小企业提供柔性化定制和个性化服务,积极探索典当行业面向实体经济的战略转型。从前期业务实践上看,此类业务是成功的。既通过灵活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同时,当户有稳定的现金流量作为保障,典当风险可控,此类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代表了典当行业发展的方向。此类业务是以中小企业稳定的现金流为基础的。但是,新常态经济下,系统风险逐步加大,中国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各类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资金链更加脆弱,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也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此类业务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受到很大冲击。

以上两类业务是当前典当行业的主流业务,在新常态经济下,均面临着极大的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而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某个企业自身能控制的,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在宏观经济整体转型的带动下进行的被动转型和调整,其过程存在大量不可控因素,风险也不断层层升级,并波及各行各业,典当行业风险倍增,典当业务量大幅下滑,亏损面扩大。沪、浙等沿海经济先发地区早在2013年就已经感受行业下行的压力了,2013年,上海市典当行业当金规模和息费收入同比分别下降11.46%和17.67%,浙江省典当行业当金规模同比基本持平;中部崛起中的安徽省,2013年末全省典当行业,亏损面14.02%,同比提高4.23百分点,截止2014年9月末,亏损面又比年初提高了17.8个百分点。

面对行业发展的困境,典当行业的发展该何去何从,这是摆在中国典当行业面前既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

二、冷静分析,理性思考,反思典当的本源属性,找寻市场蓝海。

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到今天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如同一架列车从高速公路驶入普通公路,转轨中难免会遇到颠簸和路障,乘客出现“晕车”等各种“不适应”状况,这是很正常的。如何主动适应这种转换,如何认清新常态下自身会遇到的风险,承认自身的不足,找出自身的强项,并转换思维,做好各项应对“晕车”的措施,以早日适应“新常态”,这是最关键的。面对深刻变化的行业发展环境,典当企业需要看清行业发展的方向,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需要厘清业务开展理念和思路,为此,我们必须要对“何为典当主业”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回答。

什么是典当的主业?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2013)107”号文件要求“典当行要回归典当主业”,迄今为止,这是来自政府最高层级的对于典当行业的要求。对典当主业的认识,关乎典当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关乎典当行业何去何从。何为典当主业?看似简单的问题,行业内对此认识却分歧很大。

典当主业是民品业务吗?业内很多人士持这种观点,他们混淆了民品和动产的概念,认为动产即民品。在此,笔者需要对民品业务和动产业务的概念作一下必要的约定,民品业务是从当金的用途角度来界定的,民品典当业务是属于居民消费类典当业务;动产业务是从当物的物权属性来界定的,动产业务可能属于民品典当业务(如个人典当一只手表),也可能属于经营类典当业务(如企业典当一批存货)。现代典当是以经营类典当业务为主业的,这既是行业现实也是行业共识,显然,民品业务不是典当主业。

典当主业是动产质押业务吗?目前中国典当行业以经营类典当为主,具体业务方式有动产质押、财产权利质押和不动产抵押,2013年度,安徽典当行业三种业务方式的占总投放的比重分别为17.17%、24.89%和57.94%,全国典当行业的业务结构也大体如此。三种业务方式在服务对象和资金用途上均是一致的,把动产质押业务作为典当主业,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无必要因此而限制财产权利质押和不动产抵押业务。

同样的道理,典当主业也不该是财产权利质押业务或不动产抵押业务。

那么典当主业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能只从典当物的形态或业务形式上来回答,必须从典当业务的本质属性上来回答,传统典当是以解决居民的短期消费资金需求为属性的,现代典当是以解决短期经营资金需求为属性的,从本质上,典当就是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中,典当解决短期、小额融资需求,起到了救急解困的社会作用,对银行业起到拾遗补缺和不可或缺的作用。何为典当主业?大道至简,显然,提供小额、短期融资服务就应该是典当的主业。

短期融资需求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巨大,从这个意义上,典当行业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历千年而不衰的典当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从现实经济生活看,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正是典当行业的市场所在,要求典当回归主业,就是要求典当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求典当面向中小微企业承担小额融资、便捷融资的功能,发挥“方便、快捷”的优势,体现其“救急”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其“灵活、高效”的融资特点。典当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广大中小微企业这一片市场蓝海!

三、调整思路,走供应链金融模式,开发典当市场“蓝海”。

新常态经济下,典当行业的整体出路依然在广大的中小企业这片“蓝海”中,这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行业也形成共识,如何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典当业务,近年来行业内的一些前行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积极的成果。但是,依前所述,重当物和重还款能力这两种业务思路,在新常态经济的系统风险下,困境重重,在中小企业这片“蓝海”里击水中流的典当企业有的“呛水”遇险,甚至有的“溺水而亡”。在新常态经济下,如何抓住“蓝海”的市场机会,同时又归避其市场风险,如何开发这片“蓝海”,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这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积极进行典当业务转型的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以安徽兴泰典当为例,企业从2011年开始意识到房地产行业面临政策调控的风险,并将典当业务向实体经济转型,开发优质中小企业客户,提出不看重当物,而看中企业的现金流和还款能力的经营理念,以实践证明了典当行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用得起,用得上”的有效融资渠道。在转型过程中,兴泰典当通过夯实内功,开展柔性管理模式,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有着火眼金睛和超强判断力的“神”一般的业务队伍,贴近一个个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特点的企业,为其量身打造出一套套与众不同的典当融资方案。从前三年来的业务实践看,转型是十分成功的,有效摆脱了房地产行业转型调整的风险,保证了典当业务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实现了典当业务向中小企业、实体经济的转型。但是,面对2014年以来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类不可控因素激增,风险加大,业务队伍难以通过对现金流的分析对还款能力得到准确判断,“神”光环渐渐隐去,面对难以琢磨的系统风险,此类企业也一度困守愁城。

新的环境对以前的典当经营思路提出了种种拷问。

一家典当企业能个性化的解决各种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特点的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吗?

通过打造“神”一样的团队,既能解决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需求,又能保证业务的安全吗?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典当企业只需练好内功,在家等待客户上门吗?

面向中小企业的典当产品一定是个性化而不可复制的吗?

去除资金约束条件,典当企业业务规模有“天花板”吗?

我们以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是肯定的,但新环境下的业务实践给出的答案却是否定的!无情的市场给了我们深刻的系统性风险教育,靠高素质的团队去个性化解决多类型的市场需求,同时又保证业务安全,这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只能是美好的愿望。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众多的中小企业客户这片“蓝海”中,典当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有选择地针对特定的客户群体开展业务,从而保证业务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明确的市场定位,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典当“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是安徽兴泰典当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的积极尝试,经过实践,初见成效,为典当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供应链金融是对一个产业链中、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它改变过去对单个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围绕核心企业,服务对象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客户,开展采购阶段的预付款融资、生产阶段的存货融资、销售阶段的应收账款融资,形成以稳定交易和利益共享为基础的新融资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其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借贷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兴泰典当通过对优质客户的梳理,寻找其所在供应链系统的核心企业,在对该供应链系统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服务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发标准化产品,梳理业务流程,寻求业务延伸。在实际操作中,以核心企业为支点,撬动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实现两个转变,转变典当企业等待客户上门的思路,明确目标客户,主动出击,寻求供应链金融的突破;同时转变过去柔性化的典当产品定制,设计标准化的典当产品,满足处于供应链一个环节的一类客户的群体需求。通过完善的标准化流程、高效率的运转机制、强有力的风险控制,可以保障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复制性,同时,通过产品和流程的标准化设计,可以突破业务规模的“天花板”,实现典当企业专业化、连锁化发展。

兴泰典当对供应链金融的探索,是在新常态经济下,对典当行业发展环境进行深入剖析、寻求二次转型的一个大胆尝试,经过实践,也为兴泰典当在当前行业发展困局面前,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新常态经济下的下一个30年,仍将是中国黄金发展的30年,对于典当行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个发展阶段,新兴经济体不断涌现,传统产业转型进入深化阶段,传统典当业务和发展思维都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典当行业要适时调整,认真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系,主动降低综合费率,以量补价,优化服务。将“供应链金融”做成典当行业的“新常态”,让典当资本为中小企业“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实体经济经营危困时的“脐血”,从而做大典当行业群体,支持地方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新常态”经济下,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金融、商业环境也已改变,每个经济元素和个体都将经历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转型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极为珍贵的战略机遇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拨开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迷雾,认真思考典当行业在“新常态”中的定位,对调整中的风险不回避和不拖延,主动适应新环境,找出自身的“短板”和“长板”,找准市场,把控风险,兑换机遇,是每一个典当行应有的态度。成功需要实力,成功更需要努力!